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湖南砂矿金刚石中石墨包裹体拉曼光谱原位测定:形成条件及成因指示 ( EI收录)
In-Situ Raman Spectroscopy Testing and Genesis of Graphite Inclusions in Alluvial Diamonds from Hun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MA Ying;WANG Qi;QIU Zhi-li;LU Tai-jin;LI Liu-fen;CHEN Hua;DENG Xiao-qin;BO Hao-nan(Department of Earth Scic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Geodynamic and Geological Hazards,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Guangzhou 510275, China;The Jewellery Inspection Laboratory of Guangzhou CIQ, Guangzhou 510275, China;National Gems & Jewelry Technology Administrative Center, Beijing 100013, Chin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2]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珠宝鉴定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3]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北京珠宝研究所,北京10001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86;41473030)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6
起止页码:1753-17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EI、IC、INSPEC、JST、PUBMED、RCCSE、RSC、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石墨是天然金刚石中最常见的包裹体之一,按其形成顺序可分为原生、同生、次生,原生/同生与次生石墨包裹体的存在指示了金刚石形成的环境及形成后可能经历的变化。对湖南沅水流域产出的13粒宝石级-半宝石级砂矿金刚石中的原生/同生石墨包裹体及次生石墨包裹体进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的原位测试。测试显示,湖南沅水流域金刚石中原生/同生石墨包裹体与次生石墨包裹体的G带与D带拉曼位移均存在漂移,其中原生/同生石墨包裹体G带的漂移范围为1 591~1 600cm^(-1),次生石墨的漂移范围为1 575~1 588cm^(-1),显示其形成压力较低,结晶压力变化范围大。原生/同生石墨漂移程度估算出该区域压力范围为4.01~5.88GPa,估算结果与利用橄榄石包裹体拉曼位移估算的源区压力范围基本一致。该区域内金刚石中原生/同生石墨包裹体的D带拉曼位移在1 350~1 368cm^(-1)之间,D带与G带的强度比(I_D/I_G值)值位于0.36~0.82之间,具有较低有序度结构/结晶程度与橄榄岩型金刚石的高结晶度石墨明显不同指示该区域部分砂矿来源的金刚石的形成深度较浅,成因与榴辉岩关系更为密切,形成过程极可能曾位于石墨-金刚石稳定域附近。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石墨包裹体拉曼位移的漂移程度可成为探索金刚石原生源区形成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 键 词:湖南砂矿金刚石 石墨 包裹体 拉曼光谱 形成环境
分 类 号:O65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