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buried depth of 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on growth of alfalf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潘小保[1] 缴锡云[1,2] 郭维华[1] 陈俊克[3]

PAN Xiao-bao 1, JIAO Xi-yun 1,2 , GUO Wei-hua 1, CHEN Jun-ke 3(1.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i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3. The 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Pres)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2]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试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3]黄河水利出版社,河南郑州450003

出  处:《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0200);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SF-201733)

年  份:2018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152-1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并得到优化的毛管埋深,于2016年4—10月在新疆阿勒泰阿苇灌区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通过采用毛管埋深为5、10 cm的浅埋式滴灌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埋深20cm)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毛管埋深下苜蓿毛细根量和生长指标以及产量等。结果表明,毛管埋深5、10 cm和20 cm处理其20~30 cm土层苜蓿毛细根量分别占总量的12.44%,21.73%和19.31%;埋深为10、20 cm处理苜蓿植株高度分别为71.2 cm和72.5 cm,差异较小,两者与埋深5 cm(65.8 cm)差异显著;埋深为10、20 cm处理苜蓿植株茎粗分别为3.43 mm和3.38 mm,差异较小,两者均大于埋深5 cm(3.19 mm);苜蓿收割时埋深10、20 cm处理两茬总产量分别为16.21 t·hm^(-2)和15.61 t·hm^(-2),差异较小,两者均与埋深5 cm(14.60 t·hm^(-2))差异显著。因此10 cm毛管埋深可以达到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相同的根系湿润灌溉效果,同时对苜蓿的生长影响不大,且更加经济方便,为优化的毛管埋深。

关 键 词:浅埋式地下滴灌  毛管埋深 苜蓿 毛细根分布  产量  

分 类 号:S275.6] S551.7[农业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