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采用木屑培养基传代的金针菇菌种稳定性    

Stability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Spawn Subcultured on a Sawdust Mediu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丹[1] 朱爱莲[2] 赵静[2] 周敏[2] 张引芳[2] 尚晓冬[1] 王瑞娟[1] 谭琦[1]

ZHANG Dan;ZHU Ailian;ZHAO Jing;ZHOU Min;ZHANG Yinfanga;SHANG Xiaodong;WANG Ruijuan;TAN Qi(Institute of Edible Fungi,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Edible Fungi Resources and Utilization(South),Ministry of Agriculture,P.R.China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Edible Fungi,National R&D Center for Edible Fungi Processing,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Shanghai,Shanghai 201403,China;Shanghai Bright Esunyes Bio-tech Co.,Ltd,Shanghai 201400,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403 [2]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400

出  处:《食用菌学报》

基  金: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沪农科产字(2017)第9号];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项目[沪农青字(2017)第1-11号]

年  份:2018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29-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_E2017_2018、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种在木屑培养基上进行连续6次的继代培养,比较不同继代菌种与原始母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液体发酵pH以及工厂化栽培子实体的相关农艺性状的变化,利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检测继代菌种在DNA分子水平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与原始母种相比,各继代菌种的表型性状无显著性差异,6次传代菌种的表型性状均稳定。DNA分子水平的遗传分析表明,第1~5次继代菌种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呈缓慢增长趋势。与原始母种相比,第5次继代菌种的遗传差异达到7.92%,其它继代菌种的遗传差异均低于4%。采用木屑培养基进行金针菇菌种的继代培养可有效保持菌种的稳定性。

关 键 词:金针菇 继代培养 农艺性状 种性控制  

分 类 号:S646.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