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Chunxia;Liu Lin;Zhou Suhong(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Guangdong Engineering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20,Guangdong,China;Center of lntegra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alysis,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China;Center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alysis for Public Security,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incinnati,Cincinnati OH45221-0131,Ohio,USA)
机构地区:[1]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3]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4]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辛辛那提OH45221-0131,美国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505500,2018YFB0505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1178);广州市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80402001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2014A030312010)资助;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2018GZGJ129)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8
起止页码:1218-12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ZG市老城区2015-2016年具有个人属性的诈骗警情数据,分析女性和男性遭受非接触型诈骗相对接触型诈骗的发生概率,建立多层次Logit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性别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的相对发生概率均受制于个体和社区两个层次因素的影响,且社区层次均发挥主要作用。其中,女性和男性在个体层次的影响因素类似,表现为本地户籍的高水平受教育者在白天更易遭受非接触型诈骗的侵害。但在社区层次的影响因素迥异,在外来人口少、银行网点少、离婚丧偶率低、有高校的本地年轻人为主的社区,女性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相对发生概率高;而在租房比例高、农业人口少、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少、低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少的外来中高收入白领为主的社区,男性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相对发生概率则更高。
关 键 词:非接触型诈骗 被害发生概率 被害性别差异 分层线性模型
分 类 号:K9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