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口服微生态制剂对孕妇肠道和阴道大肠杆菌K1和B族链球菌定殖的干预
Intervention on coloniz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K1 and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 the gut and vaginal of pregnant women by orally administrated probiotic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an Fang;Zelong Gong;Daihua Lin;Shenghe Huang;Hong Cao(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Diseases Research in Guangdong,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School of Public Health,Southem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Guangdong Province,China;Guangdong Second Provincial General Hospital,Guangzhou 510317,Guangdong Province,China)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系,广东广州510515 [2]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广东广州510317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740)~~
年 份:2018
卷 号:58
期 号:11
起止页码:1989-19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临床探讨口服益生菌对孕妇微生态环境(阴道和肠道)中Escherichia coli K1和B族链球菌(GBS)定殖率的影响以预防新生儿血流播散性细菌性脑膜炎。【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7年期间在广东省范围门诊就诊的2539例妊娠健康孕妇的阴道、直肠分泌物。选择符合要求的32孕周孕妇47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益生菌组22例,对照组25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孕妇体内服药前、后的微生态环境中大肠埃希菌的变化。然后选择50例GBS筛查阳性的35孕周孕妇,随机分成益生菌组和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分组孕妇体内微生态环境中GBS定量变化。同时使用荧光PCR筛查对临床收集的2539例孕晚期(35周)孕妇生殖道、直肠分泌物标本进行GBS检测并计算携带率。【结果】研究前对不同组别孕妇的基本资料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差别、经产妇比例和受教育水平3个方面比较均无差异(P>0.05),证明不同组间孕妇具有可比性。然后观察上述不同组别的孕妇服用益生菌体内微生态状况,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用益生菌组在服药前后,阴道和直肠分泌物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F=32.866,P<0.001),孕妇服用益生菌后E. coli K1的数量显著低于服用益生菌前(P<0.05),且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F=41.546,P<0.001);同时检查服益生菌组孕妇体内GBS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服用益生菌前后GBS的定殖数量有降低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最后我们用荧光定量PCR筛查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带菌状况,其GBS携带率为8.07%。【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本文筛查的广东省孕晚期孕妇的B族链球菌平均携带率为8.07%,GBS可能是新生儿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之一;口服益生菌疗法可能通过抑制E. coli K1在孕妇肠道和生殖道的定殖以预防血流�
关 键 词:微生态制剂 大肠杆菌K1 B族链球菌 定殖 新生儿脑膜
分 类 号:R7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