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两个生态区大豆光热资源利用率和产量的差异及对化控剂的响应    

Differences in light and hea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yield of soybean in two ecological zones and their response to chemical control regula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畅[1] 赵海东[1] 冯乃杰[1] 郑殿峰[1,2] 梁晓艳[1] 齐德强[1] 黄文婷[1]

WANG Chang1,ZHAO Hai-dong1,FENG Nai-jie1,ZHENG Dian-feng1,2, LIANG Xiao-yan1,QI De-qiang1,HUANG Wen-ting1(1 College of Agronomy,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Heilongjiang, China; 2National Coarse Cereal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Heilongfiang , China)

机构地区:[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9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项目(HNK12A-06-03);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项目(2041881028);黑龙江省科技厅项目(2014BAD07B05-H05)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29

期  号:11

起止页码:3615-36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九三管理局(第四积温带)和大庆市林甸县(第二积温带)进行大田试验,以大豆品种‘垦丰41'为试验材料,于初花期叶面喷施50 mg·L^(-1)烯效唑(S3307)和50mg·L^(-1) 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调节剂,通过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并对比分析了两种生态条件下大豆光热资源利用率和产量的差异,探究了化控技术对大豆光热资源利用率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相比,地表总辐射和≥10℃有效积温是影响两个生态区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播种到开花期的光热资源利用率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至结荚期的光热资源利用率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产量与苗期至结荚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S_(3307)和DTA-6均可显著提高两个生态区大豆的光热资源利用率和产量.其中,S_(3307)对两个生态区大豆光热资源利用率和产量的调控效果较好.在九三和林甸两个生态区,S_(3307)大豆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3.6%和17.1%,热量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4.1%和17.2%,较不施用对照分别增产14.1%和17.3%.因此,采用合理的化控技术是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实现大豆高产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生态条件 大豆 资源利用率 产量  化学调控

分 类 号: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