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类本质”概念的扬弃及其哲学史意义——以《巴黎手稿》为中心
Marx’s Aufhebung to Feuerbach on the Conception of Gattungsewse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Philosophical History——Concentrated on Paris Manuscrip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12XNJ013)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8
卷 号:0
期 号:1
起止页码:199-2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C2017_2018、辑刊
摘 要:类本质概念是把握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思想史关系的一把钥匙。马克思承袭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术语形式,但根本上改变了'类本质'的概念内涵。《巴黎手稿》中'类本质'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语义关联、理论内涵与逻辑线索。在异化劳动和异化交往批判的语境下,类本质概念的内涵分别被界定为劳动实践和社会联系(共同存在性)。《巴黎手稿》中的'类本质'概念既蕴含着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维度,又孕育着社会关系的主体间性维度。由此,'类本质'概念就蕴含着'形而上学形式'与'历史性内容'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一内在矛盾推动着马克思思想的进展。因而,'类本质'这个看似最具有费尔巴哈特色的概念,恰恰构成了马克思扬弃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走向历史科学的关键路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继承接受之处同时也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超越之点,马克思并没有经历过一个所谓'费尔巴哈阶段'。'类本质'概念具有重要的哲学史意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得以发生的关键性的中介环节。
关 键 词:类本质 异化劳动 劳动实践 社会联系
分 类 号:B0-0[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