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能量CT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可行性研究
Feasibility Study on Evaluat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by Dual Energy C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AUNG Gong-shu;LIU Li;LIU Zong-cai;ZENG Xian-chun;SONG Hui(Emergency Department,NO.1 People’s Hospital of Guiyang,Guiyang,Guizhou Province,550002 China;Department of Radiology,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Guiyang,Guizhou Province,550002 China)
机构地区:[1]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阳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贵州贵阳550002 [2]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贵阳550002
基 金: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20151001]社63号)
年 份:2018
卷 号:37
期 号:5
起止页码: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评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及判断易损斑块的价值。方法方便收集2015年1月—2016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DSA检查中进行血管IVUS检查,并在术前1个月内Force 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60例。行双盲法比较Force CT与IVUS定性分析及定量测量结果,包括钙化斑块性质,斑块稳定性等。结果与IVUS相比,Force CT检测钙化斑块的敏感性97.53%、非钙化斑块的敏感性为88.34%%(χ2=16.126、17.284,P<0.05);对已被IVUS证实3种斑块CT值比较,钙化斑块与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P=0.037<0.05);脂质斑块与纤维斑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0.05),钙化斑块平均CT值(437.37±13.05)HU、纤维斑块平均CT值(74.27±14.47)HU、脂质斑块平均CT值(41.68±11.25)HU;且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增高,冠心病的风险随之增加。结论 Force CT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中存在一定价值,在区分钙化斑块与脂质斑块、钙化斑块与纤维斑块钙化性质中与IVUS有很好的一致性。
关 键 词:双能量CT 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
分 类 号:R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