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采用播期、轮作和刈割防治光叶紫花苕病害
Controlling the diseases of Vicia villosa by adapting sowing date,crop rotation,and mow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Yong;ZHOU Su;CHEN Limin;KANG Xiaohui;BAI Chunhai;HU Rong;LUO Biao(Sichuan Academy of Grassland Sciences,Chengdu 611731,Sichuan,China;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00,Sichuan,China;Prairie Station in Liangshan Prefecture,Xichang 615000,Sichuan,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1731 [2]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 [3]四川省凉山州草原站,四川西昌615000
基 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主推栽培牧草病害发生机理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NZ003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饲草创新团队病虫害岗位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5
期 号:8
起止页码:1929-19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在凉山州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主要种植区,设置早播、中播和晚播3个播期,轮作、混播和单播3种植模式以及不刈割和刈割1~5次等农业措施,研究其对光叶紫花苕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斑枯病(Fusarium equiseti)和叶斑病(Septoria medicagi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病害的发生与不同的农业措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适宜的延迟播期、增加刈割强度、混播可降低光叶紫花苕病害的发生,中播的光叶紫花苕白粉病、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较早播的分别降低了15.4%、43.5%和50.5%。光叶紫花苕刈割3次以上,各病害发病率降低至10%以下,甚至不发病。与单播光叶紫花苕相比,光叶紫花苕与黑麦草混播的白粉病、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8.2%、41.9%和25.6%;与单播光叶紫花苕相比,轮作使光叶紫花苕斑枯病和叶斑病发病率分别降低23.8%~30.6%和6.8%~19.7%,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7.2~20.3和6.2~9.3,但对白粉病无显著影响(P>0.05)。
关 键 词:种植模式 斑枯病 叶斑病 白粉病 混播
分 类 号:S43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