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钢铁长期需求模拟及产能过剩态势评估    

Simulation of China's long-term steel demand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end of overcapacity of steel indust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超[1,2,3] 王韬[4] 陈伟强[5] 刘刚[6] 杜欢政[2,4]

ZHANG Chao;WANG Tao;CHEN Wei-qiang;LIU Gang;DU Huan-zhe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Tongji University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Think-Tank,Shanghai 200092,China;UN Environment-Tongji Institute ofEnviron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hanghai 200092,China;Institute of Circular Economy,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Odense Denmark 5230,Denmark)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上海200092 [3]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上海200092 [4]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上海200092 [5]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21 [6]南丹麦大学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交叉类项目"中国资源效率全生命周期评估与‘脱钩’研究"

年  份:2018

卷  号:2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69-1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采用社会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中国钢铁物质代谢核算模型。采用"以流量估算存量"的方法,建立了中国钢铁产品流量和在用存量的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并采用"以存量估算流量"的情景分析方法,递推计算了钢铁产品国内需求的长期趋势。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人均钢铁在用存量达到4.57 t,已经接近发达国家饱和水平的一半。全部在用存量平均寿命期35年、人均存量饱和水平12 t的中情景不仅可以较好地再现历史趋势,也符合当前绿色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的政策趋势,未来出现的可能性较大。该情景下,钢铁最终产品国内消费量在2020年达到6.7亿t的峰值,2040年下降至4.2亿t。假定进出口比重和加工损耗率维持2012—2014年平均水平不变,则对应的粗钢产量峰值约为9.0亿t,表观消费量峰值约为8.3亿t。按照目前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要求,到2020年粗钢产能将缩减至10~10.5亿t,届时产能利用率有望回升至80%以上。但长期来看,随着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人均钢铁存量趋向饱和,国内需求下滑的趋势无法改变,钢铁产能过剩将是一个长期问题。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必须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入手。本文提出将粗钢产能压减的中远期政策调控目标设定为2030年9亿t、2040年7.5亿t左右,这样既能满足国内需求,又可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同时向国际市场提供1~1.5亿t净出口,从而在缓解国内供给过剩和减少出口贸易摩擦之间寻求平衡。

关 键 词:钢铁 产能过剩 需求模拟  物质流分析 在用存量  产量峰值  

分 类 号:F4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