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当代诠释和时代价值——再论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    

Reinterpreta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Marx's Theory of Labor Felicity——Further Remarks on Marxism of Labor based Human Righ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云峰[1]

HE Yunfeng(Institute of Knowledge&Value Science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4

出  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上海市高峰高原建设项目

年  份:2018

卷  号:47

期  号:5

起止页码:30-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劳动幸福理论的两个逻辑假设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和"‘劳动的绝对自由’是劳动居民幸福的最好条件"。劳动幸福主要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解放以及人的劳动尊严三个维度展现出来。劳动幸福具有社会历史性,其历史发展过程是自由劳动逐步实现的过程。劳动能力不足的人们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去实现劳动幸福。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与其说是对人类劳动主宰地位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类劳动的超越和解放。社会各个方面要有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劳动技能的重新培训、终身学习、教育资源的再造、社会整体系统的更新、每个劳动活动组织机构的运作模式和劳动活动参与者的劳动观念等各个方面均需要有彻底的变革。变革是使科技进步对劳动幸福提高的影响由可能变成现实、由消极转化为积极的唯一选择。

关 键 词:马克思  劳动幸福  劳动人权  自由劳动  

分 类 号:A81[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