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Nucleus Pulposus and Small Incision Interlaminar Nucleus Pulposus Extraction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侯辉宝[1] 张力人[1] 李国强[1] 杜峰[1] 江方[1]

HOU Huibao;ZHANG Liren;LI Guoqiang(Suzhou Municiple Hospital, Anhui Suzhou 234000, 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骨科

出  处:《河北医学》

基  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08085MH062)

年  份:2019

卷  号:25

期  号:5

起止页码:828-8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LDH患者(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将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者分为椎间孔镜组,将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分为小切口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至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疗效、功能改善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评分(JOA)]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椎间孔镜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小切口组,手术出血量及椎间盘切除量少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并发症:椎间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2/30)低于小切口组26.67%(8/30)(P<0.05);手术疗效:椎间孔镜组手术疗效优良率86.67%(26/30)与小切口组83.33%(25/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功能改善情况:术后6个月,椎间孔镜组与小切口组ODI指数及JOA评分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椎间孔镜组与小切口组SF-36评分均较手术前提高,且椎间孔镜组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DH,均可取得显著手术效果,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腰椎功能,但前者较后者更具微创优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更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 键 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椎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