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心理生理学视角的共情研究:方法与特点  ( EI收录)  

Empathy: Methodologies and characteristics from a psycho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巧悦[1,2] 孙元淼[3] 吕雪靖[1,2] 黄超[4] 胡理[1,2]

Qiaoyue Ren;Yuanmiao Sun;Xuejing Lii;Chao Huang;Li Hu(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Institute of Psych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Department of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Research Center of Bra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4. Department of Medical Psychology,School of Medical Humanities,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49 [3]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大连116029 [4]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学系,北京100069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141,31701000,31822025);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应用工程”(XXH13506-306)、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启动项目(Y6CX021008)、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经费(KLMH2018ZG02)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64

期  号:22

起止页码:2292-23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JST、MR、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共情使个体能够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感受,对人际交往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量表、行为范式、生理信号等多个层面的共情研究方法有了长足进展,为研究不同维度的共情(如情绪共情、认知共情)的机制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然而,由于"共情"缺乏统一定义,研究者根据各自理解开发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这阻碍了对现有共情研究结果的比较和整合.本文基于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维度对量表、行为范式、生理信号3个层面的常用共情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首先,本文围绕共情概念、测量维度等方面简要介绍若干影响力较大的共情量表,如情绪倾向量表、霍根共情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等.其次,本文总结并比较针对不同共情维度的常用实验材料及行为范式的特点.再次,本文系统介绍如何在共情研究中利用面部肌电、脑电、脑磁和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提取共情相关的生理信号并分析其特点.最后,本文综合对比不同层面共情研究方法的特点,并建议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谨慎选择研究方法.此外,针对当前共情研究存在的可比性问题和生态效度问题,建议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整合时特别注意共情概念是否一致;未来研究需开发更具生态效度的行为范式,重点探究共情的动态加工过程.

关 键 词:共情 情绪共情  认知共情  量表 行为范式 生理信号

分 类 号:B842] R338[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