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    

Smart pulse technology-assisted 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Trans-PRK) for the correction of moderate to low myop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玉芹[1] 周春阳[1] 文龙[1] 袁晓辉[1] 谢艾芮[1]

DU Yu-Qin;ZHOU Chun-Yang;WEN Long;YUAN Xiao-Hui;XIE Ai-Rui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

出  处:《眼科新进展》

基  金: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青年教师创新专项(编号:ZRQN2019001)~~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0

起止页码:973-9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智能脉冲技术(smart pulse technology,SPT)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11月在我院使用1050 Hz切削频率和SPT辅助的Trans-PRK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39例(75眼)的临床资料,应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波前像差。随访6个月,手术前后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无一例下降超过一行,46.67%(35/75)的患眼无变化,37.33%(28/75)的患眼提高一行,16.00%(12/75)的患眼提高两行。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100.00%(75/75)的患眼达到20/20或更好,88.00%(66/75)的患眼达到20/16或更好,60.00%(45/75)的患眼达到20/13或更好,8.00%(6/75)的患眼达到20/10。术后6个月,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球差、高阶像差、彗差分别为(0.25±0.14)μm、(0.45±0.15)μm和(0.23±0.11)μm,均较术前(0.19±0.07)μm、(0.33±0.07)μm和(0.19±0.09)μm增加(均为P<0.05)。结论SPT辅助的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球差和彗差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关 键 词:近视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角膜像差 智能脉冲技术  

分 类 号:R77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