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境变化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群落时空动态的影响
Effects of habitat changes on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the wintering waterbrid community at Shengjin L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ONG Yunwei;ZHOU Lizhi(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Buearu of Anhui Shengjin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izhou 247230)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2]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合肥230601 [3]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池州24723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72020)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46
期 号:4
起止页码:610-6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9_2020、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湖泊适宜生境对于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觅食生境改变影响水鸟取食集团的组成,进而影响水鸟群落结构的稳定。对比2004与2015年2个越冬季升金湖水鸟群落结构以及湿地景观变化,分析了湖泊湿地变化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在2004与2015年两个越冬季,分别记录到水鸟7目12科41种33 775只和7目12科44种38794只。越冬水鸟种类和总数量有所增加,虽然优势种群仍为雁鸭类,但豆雁和白额雁取代了小天鹅、鸿雁和针尾鸭成为优势物种,前2种主要分布地点有赤岸、三千亩、小西湖等地,后3种主要分布在杨峨头、白联圩、舍干、三千亩、沙山等地。沉水植被的退化可能是导致小天鹅、针尾鸭等浅水取食集团和鸿雁等挖掘集团水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广阔苔草滩的形成使得啄取集团如豆雁、白额雁和小白额雁等草食性雁类数量明显增加;湖区大面积渔塘转变为水稻田,使部分鸭类丧失了适宜的觅食地,但为白头鹤、豆雁、白额雁等水鸟提供了替代生境。实施植被恢复和加强退化湖泊的生境恢复是维持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稳定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越冬水鸟 群落结构 取食集团 栖息地利用 升金湖
分 类 号:S917.4[水产类] Q958.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