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的影响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Patterns on Lime Concretion Black Soil Aggregate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c Carb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玮[1] 陈欢[1] 曹承富[1] 乔玉强[1] 杜世州[1] 赵竹[1] 张存岭[2] 郑良勇[3]

Li Wei;Chen Huan;Cao Chengfu;Qiao Yuqiang;Du Shizhou;Zhao Zhu;Zhang Cunling;Zheng Liangyong(Crop Research Institute,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230031;Suix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bei Anhui 235100;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Guzhen County,Anhui Anhui 233700)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肥230031 [2]安徽省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安徽淮北235100 [3]安徽省固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固镇233700

出  处:《中国农学通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平原旱地丰产增效耕作培肥技术模式与示范”(2016YFD03008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长期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及其转化机理研究”(4140124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秸秆还田和作物根系及其分泌物对砂姜黑土胡敏酸形成的协同作用”(1608085MD87);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8C0205)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32

起止页码:64-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采集32年砂姜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NPK)和高量氮肥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HMNPK)处理耕层土壤,研究砂姜黑土区麦玉轮作系统中总有机碳、团聚体组成及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方式显著影响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有机肥施用对表层土(0~10 cm)中1~0.5、0.5~0.25 mm干筛团聚体和<0.25 mm微团聚体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分布在1~0.5、0.5~0.25 mm和<0.25 mm粒径中,施肥处理对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表层土1~0.5 mm和0.5~0.25 mm干筛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HMNPK的增幅最高。施用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有积极作用,尤其对1~0.5、0.5~0.25 mm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且均为M处理提高幅度最大。砂姜黑土区麦玉轮作条件下,长期有机肥施用可提高砂姜黑土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中团聚体数量以及有机碳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升地力。

关 键 词:砂姜黑土 长期施肥 施肥模式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分 类 号:S-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