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墨子、鲁班工匠形象的分化与转换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aftman Image of Mozi and Lub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洪伟[1]

Sun Hongwei

机构地区:[1]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考工典’整理与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研究”(17CG206)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期  号:6

起止页码:84-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作为先秦时期的著名工匠,《墨子》中墨子与鲁班同台竞技的故事家喻户晓。从工匠传承的角度来看,二人都源于"工商食官"的周代工匠体系,都是从"执艺事以谏"的传统中走出,但是却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分化。鲁班以"艺"傍身,走向了民间、市场;而墨子却坚持了"谏"的传统,并进一步将其学术化、体系化,最终成为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在二人最初的竞技中,与其说是墨子战胜了鲁班,不如说是墨家学派的话语战胜了鲁班。然而在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最终突出百家重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儒家话语的规训下,墨子的形象不断被异化,变成一个不知礼乐的苦行僧的模样,甚至是一个"供人捧腹"的怪老头。而鲁班则逐渐摆脱《墨子》的影响,先是通过众多文本中的"故事",被塑造成一个有情义、有血肉,技艺高超的工匠形象;进而又通过一系列文本中的"神迹"被神化,并最终成为工匠崇拜的对象。借此,鲁班与墨子的形象,实现了戏剧化的反转。

关 键 词:墨子 鲁班 工匠形象  工匠历史  设计文本  

分 类 号:J0-05[艺术学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