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桂糖44号在喀斯特地区的产量表现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Yield and related factors of Guitang 44 in karst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奥柔[1] 韦贵剑[2] 韦维[3] 陈用[1] 陈燕[4] 韦晓[1] 韦宏锤[1]

LUO Ao-rou;WEI Gui-jian;WEIWei;CHEN Yong;CHEN Yan;WEI Xiao;WEI Hong-chui(Hechi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Yizhou,Guangxi 546306,China;Hechi Branch,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izhou,Guangxi 546306,China;Rice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07,China;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07,China)

机构地区:[1]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宜州546306 [2]广西农业科学院河池分院,广西宜州546306 [3]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南宁530007 [4]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南宁530007

出  处:《南方农业学报》

基  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598006-1-1G);广西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项目(2019YH03)

年  份:2019

卷  号:50

期  号:11

起止页码:2459-24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9_2020、FSTA、IC、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在广西喀斯特蔗区多年、多点的新植蔗和宿根蔗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为其在喀斯特地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ROC22为对照品种,2015—2017年在广西河池环江、宜州和都安3个试验点进行桂糖44号试点种植,对其一年新植蔗和两年宿根蔗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等进行跟踪调查及分析。【结果】桂糖44号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萌芽率、发株率、分蘖率及产量均高于ROC22,产量在第一年宿根达最高值(130.16 t/ha)。从11月—次年1月,桂糖44号各时期蔗糖分平均值均高于ROC22,且第二年宿根蔗中,各时期的蔗糖分均维持在15.50%以上,蔗糖分平均值达最高值(15.64%)。根据各产量因素分析及最终产量结果可知,在3个试验点中以环江试验点整体表现最好,其产量达115.28 t/ha,含糖量达16.74 t/h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单茎重、有效茎数与含糖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效茎数和含糖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在广西喀斯特地区综合表现良好,发株率和分蘖率较高,有效茎数多,宿根性强,产量和蔗糖分均高于ROC22,达到高产高糖的标准,具有较大推广潜力,适宜在喀斯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 键 词:桂糖44号  新植蔗 宿根蔗 产量  蔗糖分 喀斯特地区

分 类 号:S56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