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京津冀地区城市臭氧污染趋势及原因探讨 ( EI收录)
Driving Factors of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urface Ozone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China,During 2013-201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U Yi-jun;MENG Xiao-yan;WANG Zhen;ZHOU Wei;YU Hong-xi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Chang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Changzhou 213001,China;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Beijing 100012,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2]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213001 [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2800);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培优项目(201814-PY)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1
起止页码:106-1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采用Kolmogorov-Zurbenko(KZ)滤波分析了2013~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臭氧最大日8h滑动平均(O3-8h)序列,评估污染趋势并探讨原因.KZ滤波分离出的O3-8h短期、季节和长期等3个分量分别占原始序列总方差的32.7%、63.9%和3.4%,各分量之间相互独立;以滤除了中短期过程影响的长期分量进行比较,京津冀地区远高于柏林、巴黎和伦敦等欧洲城市与美国洛杉矶20世纪90年代初和最近4年状况相当,普遍低于上海和南京等长三角主要城市.但是,2013~2018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臭氧污染加剧显著,长期分量升高速率达2.31~7.12μg·(m3·a)-1,均值为4.97μg·(m3·a)-1,快于长三角地区.拟合结果提示臭氧浓度升高受气象条件影响不大(贡献比均值约为9.6%),主要由大气污染排放变化造成(90.4%),将该排放变化拆分为PM2.5下降和臭氧前体物排放变化两项,其贡献比均值分别是27.3%和63.1%,其中北京-廊坊-天津城市带PM2.5下降对臭氧升高贡献较大,分别为50.8%、32.5%和36.7%衡水则达到48.6%.PM2.5浓度降低已成为北京、衡水等地臭氧升高的最关键因素这意味着需进一步减少前体物排放,以抵消PM2.5降低导致臭氧增加的反作用.需要指出,该结果尚待实验和模型模拟验证.
关 键 词:KZ滤波法 气象要素 臭氧 京津冀地区 细颗粒物
分 类 号:X5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