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牧民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青藏高原区与西部荒漠区的实证
Satisfac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 to grassland eco-compensation and reward policies for herders: empirical study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western desert area of Gans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Qing;NAN Zhibiao;CHEN Qiangqiang;TANG Zeng(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Agro-ecosystems,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Lanzhou 730030,China)
机构地区:[1]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兰州730070 [2]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730030
基 金:国家牧草产业体系项目(CARS35-08);甘肃农业大学青年研究生指导教师扶持基金项目(GAU-QNDS-201705);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专项基金(GAU-XKJS-2018-235)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1436-14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草原生态补偿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之一。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补奖政策实施的绩效。甘肃省针对不同牧区特点,实施了差别化的补奖标准。选取甘肃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区两个不同草原牧区类型351户牧民为调研对象,结合入户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构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测定了不同牧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借助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牧区牧民政策满意度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总体满意度偏低,满意度综合指数为67.24%。(2)牧民生计多样化对政策评价具有重要影响。西部荒漠区牧民收入来源较青藏高原区多样化,畜牧业所占比重低于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对牧民收入影响较小,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为62.43%,低于西部荒漠区的72.35%。(3)牧民对政策作用的认知、家庭规模以及对政策的了解,是影响两个区域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共同因素,但两个区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因此,在后续政策实施中,实施"精准补偿"措施,多样化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示范引领安置牧民,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实现畜牧产业"三产"融合,逐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牧业转型发展和牧民增收三方共赢。
关 键 词:草原生态补助奖励 满意度 青藏高原区 西部荒漠区
分 类 号:S812[草学类] F32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