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传统金属桩玻璃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中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d-and Long-term Effects of Traditional Metal Piles and Fiberglass Piles in the Repair of Oral Roo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允芝[1] 唐旭炎[1] 李全利[1] 刘世明[1]

ZHOU Yunzhi;TANG Xuyan;LIU Shiming(Stomatologic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0032, 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出  处:《河北医学》

基  金:安徽省科技公关项目,(编号:1804h08020232)

年  份:2020

卷  号:26

期  号:3

起止页码:450-4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残根修复中采用传统金属桩、玻璃纤维桩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口腔残根患者9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7例。研究组(58颗患牙)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残根修复,对照组(56颗患牙)采用金属桩。比较两组中期(修复后12个月)、远期(修复后24个月)效果及不同时间患牙健康指数[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结果:修复后12个月,研究组美学效果、修复体强度、舒适度、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相比修复前明显升高(P<0.05),而研究组AKP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24个月,研究组修复效果(修复体完整、颜色匹配、边缘适合)优于对照组,且修复成功率(94.83%)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桩核折断、牙根折裂、牙龈炎、桩核脱落或松动、牙龈边缘着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GI、SBI在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及时点、组间效应均显著(P<0.05);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研究组GI、SB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金属桩、玻璃纤维桩用于口腔残根修复均有一定效果,但玻璃纤维桩的中远期修复效果优于传统金属桩,更利于改善牙周健康指数,提高修复成功率。

关 键 词:口腔残根  残根修复 金属桩 玻璃纤维桩

分 类 号:R78[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