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WeiMin;LIU YongJiang;ZHAO YingLi;FENG ZhiQiang;ZHOU JianPing;WEN QuanBo;LIANG ChenYue;ZHANG Duo(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61,China;MNR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Evaluation in Northeast Asia,Changchun 130026,China;MOE Key Lab of Submarine Geoscience and Prospecting Techniques,Institute for Advanced Ocean Study,College of Marine Geoscienc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Laboratory for Marine Mineral Resources,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237,China;Research Center of Paleontology&Stratigraph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6,China;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6 [3]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100 [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266237 [5]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长春130026 [6]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030024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13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175、41502207);科技部"973"项目(2013CB429802);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计划(19-3-2-19-zhc);泰山学者计划(ts20190918)联合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665-6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佳木斯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复杂的多构造体系叠合的演化过程。本文在总结近二十年已报导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工作,探讨了佳木斯地块的基底属性和来源,重塑了佳木斯地块西缘碰撞拼贴,以及东缘俯冲-增生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佳木斯地块具有亲冈瓦纳大陆的构造属性,裂离后经历了长距离的北漂。与松辽地块先后两次拼合,首次发生于中志留世(~425Ma),在晚二叠世前后(~250Ma)沿原缝合带位置发生裂解,拉张出新的有限洋盆(牡丹江洋),并于侏罗纪(185~145Ma)与松辽地块沿牡丹江-依兰构造带再次碰撞拼贴,形成了高压变质的黑龙江增生杂岩带。而佳木斯地块东缘受晚石炭世-晚三叠世(305~250Ma)泛大洋的俯冲-增生事件影响,形成了跃进山增生杂岩,随后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165~128Ma)在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作用下,形成了饶河增生杂岩。因此,佳木斯地块的构造演化既涉及了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消亡,又经历了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而黑龙江杂岩的形成标志着古太平洋构造体制与古亚洲洋构造体制的转换始于晚三叠世(~210Ma)。
关 键 词:佳木斯地块 中亚造山带 基底属性 俯冲-增生 古亚洲洋构造体制 古太平洋构造体制
分 类 号:P5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