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铃薯全生育期内根际微生物组变化规律    

Community rhythms of rhizosphere microbiome during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potat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颜朗[1] 张义正[2] 清源[1] 方志荣[1] 赖先军[1]

Lang Yan;Yizheng Zhang;Yuan Qing;Zhirong Fang;Xianjun Lai(Sichuan Key Laboratory of Potatoes,College of Agriculture Science,Xichang College,Liangshan 615013,Sichuan Province,China;Sichuan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Biotechnology,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Sichuan Province,China)

机构地区:[1]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四川马铃薯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凉山615013 [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微生物学报》

基  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9YJ0546);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7ZB 0398);西昌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50180108)。

年  份:2020

卷  号:60

期  号:2

起止页码:246-2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陆生植物根际环境与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关系密切,其根际微生物群落动态极可能直接影响着植物健康及养分高效利用。虽然根际益生菌已被证实可用于提高作物生产力,但由于缺乏对这些菌群组成动态变化规律的认识了解,它们的开发受到限制。研究马铃薯全生育期根际菌群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根际菌群变化与马铃薯发育时期的相关性,为针对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开发专用生物益生菌肥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着眼于马铃薯田间全生命周期微生物组动态变化,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时间点马铃薯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和真菌ITS区测序并对操作分类单位(OTU)进行聚类,分析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模型,将根际菌群与田间马铃薯发育时间相关联。[结果]根际菌群在马铃薯各个发育阶段随时间变化明显,营养生长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结薯期的开始逐渐稳定,直到块茎成熟后期根际菌群再次出现较大变化,且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呈现较大差异。进一步基于模型挖掘了与马铃薯发育时间相关联的22个特征细菌类群和16个特征真菌类群,其中苗期和结薯末期的特征类群分别为梭菌(Clostridium)和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结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时期是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益生菌肥的添加主要影响马铃薯结薯末期的细菌微生物菌群结构。

关 键 词:马铃薯 根际微生物组  生育期标记  群落动态

分 类 号:S532] S15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