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5516 sudden death autopsy case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智梅[1] 陈晓松[1,2] 杨仪君[3] 杜鹏举[2] 周攀豪[2]

Zhao Zhi-mei;Chen Xiao-song;Yang Yi-jun;Du Peng-ju;Zhou Pan-hao(Emergency&Trauma College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 571100,China)

机构地区:[1]海南医学院急诊创伤学院,海南海口571100 [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海口570102 [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400016

出  处:《中国急救医学》

基  金: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Hys20l9313)。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2

起止页码:158-1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归纳分析尸解猝死(SD)病例,探讨其不同亚群(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病谱等)的流行特征.方法搜索CBM、万方、知网、维普、百度文库等国内的常见数据库,分别检索到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首篇自1964年以来至2018年8月长达约55年期间的相关文献428篇.纳入明确病例为猝死并进行尸体解剖且数据资料较完整的文献231篇.进一步统计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人群分布、疾病特点、发生时间及地点分布等.结果①人群分布: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中,男:女=2.63:1.年龄最小为出生后21 h,最大97岁,平均年龄41.60岁.②发作特点及病谱分布:情绪激动(25.66%)、劳累(24.53%)等.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常见为:突发(20.10%)、休息睡眠中(16.71%)等.有既往病史者中,最多见高血压(37.95%)、心脏病(30.02%)、糖尿病(23.79%).5516例尸解中,猝死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为3186例,占57.76%(95%CI44.8%~70.8%),这其中又以冠心病猝死占最高55.24%(95%CI53.51%~56.97%);肺源性猝死占猝死总病谱的第二位(21.63%),第三是脑源性猝死(9.21%).不同年龄组总体病谱构成不同,Pearson值为1145.321,P<0.001.其中0~3周岁多见肺源性猝死,3~15周岁多见脑源性猝死,青年人多心源性猝死.31~63周岁为心源性猝死高峰,高于其他年龄段,包括63岁以上.并且,年龄不影响冠心病猝死的发生.③时间分布:极端气温的冬夏季猝死发生率高于平均气温的春秋季(P<0.001).猝死尸解时间中,3天内解剖者94.17%.④空间分布:2447例有地点记录者中院内猝死(62.73%)高于院外(37.27%,P<0.001).结论预防猝死的关键在于识别高密度低风险人群.猝死的预防需避免劳累、情绪激动,要戒烟限酒,注意极端气温,适当运动,控制“三高”及冠状动脉痉挛.

关 键 词:尸体解剖 猝死(SD)  流行特征  

分 类 号:R181.3] R541.7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