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频发微小地震下顺层岩质边坡累积损伤及稳定性分析  ( EI收录)  

Cumulative damage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bedding rock slope under frequent microseis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新荣[1,2,3] 许彬[1,2,3] 刘永权[4] 王继文[1,2,3] 蔺广义[1,2,3]

LIU Xin-rong;XU Bin;LIU Yong-quan;WANG Ji-wen;LIN Guang-yi(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5,China;Nation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TGR Area,Chongqing 400045,China;Key Laboratory of New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n Mountain Area(Chongqing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Chongqing 400045,China;China Construction Underground Space Co.,Ltd.,Chengdu 610073,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2]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045 [3]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重庆400030 [4]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3

出  处:《岩土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266,41772319);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18026)。

年  份:2020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632-6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三峡库区蓄水后诱发的高频度微小地震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UDEC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深入地探究了库区典型顺倾层状岩质边坡在高频次微小地震下的累积损伤和稳定性。研究表明:①地震持续作用下,边坡自振频率、阻尼比、损伤度和损伤速率依次降低、增大、累积变大和不断提升,各测点PGA响应表现为“高程效应”和“趋表效应”,且PGA放大系数均呈降低趋势;②高、低动荷载振幅阶段边坡岩体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可分别用指数函数和三次函数描述,其演化曲线分别呈初期轻微降低、中期线性递增、后期平缓微增的“S”型特征和急速增长的“陡升”型特征;③边坡累积损伤-失稳破坏呈现为起伏体爬坡-啃断-磨平、次级节理(层面)起裂-扩展-贯通、坡体沿复合破坏面发生整体滑移、失稳破坏后岩体以破碎-大型-巨型块状堆积于坡脚,且含起伏体边坡整体稳定性更优;④动荷载振幅、动荷载频率、坡高、坡角增大而层面厚度减小时,边坡临界失稳微震作用次数减小、累积永久位移增大、稳定性系数减小,且层面出露边坡更易发生失稳破坏。

关 键 词:频发微小地震  顺层岩质边坡 振动台模型试验 累积损伤  UDEC离散元方法  稳定性  

分 类 号:TU4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