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66 a来淮河干流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Susceptibility and Periodicity of Water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of Mainstream Huaihe River in Recent 66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辉[1,2] 虞邦义[1,2] 倪晋[1,2] 王久晟[1,2]

ZHANG Hui;YU Bang-yi;NI Jin;WANG Jiu-sheng(Department of Hydraulic and River Engineering, Anhui Province & Huaihe River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Bengbu 233000, China;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Water Resources of Anhui Province, Anhui Province & Huaihe River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Bengbu 233000, 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河工研究所,安徽蚌埠233000 [2]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蚌埠233000

出  处:《长江科学院院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602);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4-006);科技创新项目(2016080802D118)。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3

起止页码:6-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分析淮河干流水沙变化特征,选定吴家渡水文站为代表性水文站,采用累积距平、M-K分析法、R/S分析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对吴家渡站1950—2015年水沙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淮河干流近66 a来水沙序列变化趋势、突变点及周期特征,并深入分析水沙条件突变及变化趋势的真实原因。结果显示:整体上淮河干流年径流量未呈现明显的增加或减小的趋势,但淮河干流来沙量则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2000年后来沙量趋于稳定;淮河干流来沙变化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体上呈现出多、少2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发生突变的年份在1980—1984年之间,未来一段时间来沙量整体呈现减小的趋势;水库拦沙、农业种植改变下垫面、人工采砂及航道整治与河道疏浚的作用是导致淮河干流含沙量持续减小的原因;径流量第1—第3主周期分别为18,8,2 a,并且在未来短时间内将继续保持枯水期;输沙量整体上保持减少的趋势,第1—第4主周期分别为7,17,25,2 a,含沙量的第1和第2主周期分别为23,6 a,并且在未来短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少沙期。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河道治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淮河干流 水沙特征 趋势分析  小波分析 累积距平法  周期特征  

分 类 号:TV14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