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秋冬季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对长三角北部典型城市的影响  ( EI收录)  

Regional Air Pollution Process in Winter over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Influence on Typical Northern C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瑞[1,2] 李清[2] 徐健[2] 李亮[3] 葛朝军[4] 黄凌[2] 孙登红[5] 刘子义[2] 张坤[2] 周国柱[4] 王杨君[2] 胡子梅[4] 宋燕西[1] 陈勇航[1] 李莉[2]

LI Rui;LI Qing;XU Jian;LI Liang;GE Chao-jun;HUANG Ling;SUN Deng-hong;LIU Zi-yi;ZHANG Kun;ZHOU Guo-zhu;WANG Yang-jun;HU Zi-mei;SONG Yan-xi;CHEN Yong-hang;LI Li(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1620,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Bengbu Municipal Bureau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Bengbu 233040,China;Bengb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Bengbu 233040,China;Bengb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am,Bengbu 233040,China)

机构地区:[1]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2]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444 [3]蚌埠市生态环境局,蚌埠233040 [4]蚌埠市环境监测站,蚌埠233040 [5]蚌埠市环境监察支队,蚌埠233040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161);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19YF14156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600);蚌埠市大气重污染成因及达标规划编制项目(皖C-2018-ZF-CG-Z-563)。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4

起止页码:1520-15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基于空气质量及气象监测数据,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后向轨迹法、潜在源贡献分析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北部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的典型污染过程进行分析,并选取该区域代表性的城市(蚌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北部地区大气污染受地面弱气压、高湿、低温和静小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及传输的影响较大.长三角秋冬季区域性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等特征,污染类型主要为区域外传输型与区域内累积型.在EP1和EP2两次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北部城市PM2.5浓度均值分别达到131.6μg·m^-3和115.4μg·m^-3,前者污染过程较短,但污染物浓度累积较快造成的污染强度大和范围广.利用PSCF和CWT对PM2.5潜在源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EP1过程PM2.5由临沂、徐州、宿迁和连云港等污染轨迹密集区域传输到受体城市蚌埠,CWT值处于80以上,最高可达200以上,区域传输实际浓度值较高;EP2过程PM2.5浓度受宿迁、宿州和徐州等区域内部邻近城市影响,CWT值处于60以上,最高达160以上,说明研究区域内城市间相互影响较大.因此,秋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的跨区域大气污染联动,对于缓解长三角北部区域污染程度尤为重要.

关 键 词:PM2.5 层次聚类 后向轨迹 潜在源贡献  长三角(YRD)  

分 类 号:X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