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民主、自治与法治:“周期率”问题再思考——关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一场学术对话
Demoracy,Rule of Law and Autonomy:Rethinking the Problem of Cycle Rate——An Academic Dialogue about State Governance and Social Gover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Zuoxiang;WANG Yong(Institute for 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Law School,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Guizhou Gansu 730070,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2]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理论与实践研究》(18AFX001);上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精品项目“法治中国下的规范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上海师范大学)资助计划”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5-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周期率"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延安窑洞对话中(即著名的"延安窑洞对")提出的一个重要话题。自谈话以来,成为迄今为止不断引起理论家和政治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政治、法律、历史和实践问题。从国家治理视角看,黄炎培提出的周期率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治理效能的时空延展递减率"问题;从"地地得人,人人得事"这一句话中,可以发现黄炎培对"地方自治观"情有独钟;从毛泽东的"动商"以及反科层官僚主义的政治性格中,可以理解毛泽东为什么是一位坚定的"运动民主论"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从邓小平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文革"的深刻反思中,可以理解邓小平"民主法治观"的政治关切所在;"地方自治观""运动民主观"与"民主法治观"实质上都是解决中国历史周期率问题的不同方案,如果能够实现三者间的通融即"通三统",我们将更有希望真正跳出历史周期率。
关 键 词:周期率 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基层民主自治 法治 通三统
分 类 号:D90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