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 EI收录)  

Analysis of Bottlenec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 Yangtze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云生[1,2] 王浩[2] 王昕竑[2] 田仁生[3]

LI Yunsheng;WANG Hao;WANG Xinhong;TIAN Rensheng(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Chin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CECEP)&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CIECC)Huarui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34,China;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Beijing 100012,China)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300350 [2]中节能中咨华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34 [3]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100012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No.2018YFC1802600)。

年  份:2020

卷  号:33

期  号:5

起止页码:1262-12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是长江大保护的重点任务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长江流域各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流域的数据感知和评价、制度保障、管理支撑、科技创新驱动、工程治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借鉴国外流域治理经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应通过构建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高效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流域治理新格局,实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结果表明,结合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特征和调研分析,提出通过强化长江大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建立合理有效的治理评价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创新科研研发模式,并推动成果转化和应用;发挥大数据的智能化和应用价值,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治理中的应用;既注重流域层面的系统治理又兼顾区域层面的差异化治理,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治理,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研究显示,强化制度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利用大数据智能化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工程治理效益的提升,是突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瓶颈的对策.

关 键 词:长江大保护  高水平治理  生态环境治理 工程治理措施  

分 类 号:X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