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soil aggregate associatedorganic carbon and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in karst trough valley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蓝家程[1,2] 沈艳[3,4]

LAN Jiacheng;SHEN Yan(School of Karst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State Ke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habilitation of China,Guiyang 550001,China;Meishan High School,Meishan 620010,Sichuan,China;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阳550001 [2]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1 [3]四川省眉山中学,四川眉山620010 [4]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出  处:《广西植物》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584);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5]2111号)。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765-7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9_2020、IC、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岩溶槽谷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了弃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测定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团聚体有机碳以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结果表明:(1)与弃耕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重量直径(MGD)和2~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林地和草地土壤团聚体组成以2~5 mm为主,弃耕地以0.5~1 mm和<0.25 mm为主,表明退耕还林还草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2)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现出林地>草地>弃耕地,随团聚体粒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林地和草地以2~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大,弃耕地则以<0.25 mm团聚体贡献为主,表明弃耕地转变为林地和草地后,土壤SOC积累主要归功于2~5 mm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以及团聚体由小粒径向大粒径转变。(3)与弃耕地比较,林地和草地土壤SOC、EOC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显著提高,其中土壤EOC含量和CPMI变化较为明显;土壤EOC可作为土壤碳库早期变化的有效指标,CPMI能够良好地表征植被恢复对土壤SOC和EOC的影响。

关 键 词:岩溶槽谷区  植被恢复 团聚体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