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西北高原50份燕麦种质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of agronomic traits of 50 oat germplasm lines in northwest Sichu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雷雄[1,2] 游明鸿[2] 白史且[2] 陈丽丽[2] 邓培华[3] 熊毅[1] 熊艳丽[1] 余青青[1] 马啸[1] 杨建[1] 张昌兵[2]

LEI Xiong;YOU Ming-hong;BAI Shi-qie;CHEN Li-li;DENG Pei-hua;XIONG Yi;XIONG Yan-li;YU Qing-qing;MA Xiao;YANG Jian;ZHANG Chang-bing(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Sichuan Academy of Grassland Sciences,Chengdu 611731,China;A Ba Vocational College,Mao County 623200,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2]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1731 [3]阿坝职业学院,四川茂县623200

出  处:《草业学报》

基  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阿坝综合试验站(CARS-34);青海省青藏高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ZJ-Y09);四川省“十三五”饲草育种攻关项目(2016NZ0098-1102)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29

期  号:7

起止页码:131-1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对50份国外引进燕麦种质资源的2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穗长(H′=2.04),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营养枝数(63.36%);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株高、分蘖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聚类分析将50份燕麦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群,第Ⅰ类群为早熟种质,具有植株高大、单株鲜草产量高、茎节数和小穗多、茎秆粗壮等特点,可作为选育多目标性状的优良种质或材料;第Ⅱ类群为中晚熟种质,但有益性状不明显;第Ⅲ类群属于中熟种质,植株分蘖能力强,种子千粒重高,可作为选育高产分蘖能力强的优良亲本;第Ⅳ类群属于晚熟种质,植株茎秆粗壮,可作为选育抗倒品种的优良亲本。主成分分析将16个数量性状指标集中在累计贡献率达77.00%的5个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与燕麦牧草产量密切相关;第二主成分载荷最高的是单株营养枝数;第三主成分载荷最高的是生殖枝数;第四和五主成分主要反映茎节数和株高。综上所述,川西北地区引进的50份国内外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综合评价表明,种质Golden Yellow、Lightning、Golden RainⅡ、BambullⅡ可以作为亲本以改良当地燕麦品种。

关 键 词:燕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分 类 号:S544.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