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金玉[1] 孙笑宇[1] 吴东宁[2] 王庆峰[3]

机构地区:[1]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制药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31 [2]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69 [3]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辽宁沈阳110032

出  处:《中成药》

基  金: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开放基金课题(zyzx1805)。

年  份:2020

卷  号:42

期  号:8

起止页码:2179-21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对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收集血府逐瘀汤11味中药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分子靶点,建立药物-分子靶点的数据集,应用POC分析,确定其配伍及组方特点,并获得血府逐瘀汤起效的核心靶点;构建"中药-化合物-分子靶点"网络,最终该方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靶点;进一步对上述靶点GO分析、KEGG富集分析。结果研究共挖掘到血府逐瘀汤中588种成分及913个潜在靶点,CHF疾病98个相关靶点,得到血府逐瘀汤-疾病共同靶点43个。赤芍-川芎及当归-地黄药对作用靶点的相似度较高。结论血府逐瘀汤可能是通过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TGS2)、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1(PTGS1)、一氧化氮合酶2(NO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G)、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及β1肾上腺素受体(ADRB1)等靶点调控血液剪切力及动脉粥样硬化通路,HIF1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及IL-17信号通路调控内皮细胞功能,缓解缺氧应激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凋亡及血管重构和降低血管炎症反应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关 键 词:血府逐瘀汤 慢性心力衰竭 网络药理学 主成分分析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