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网络直播内容价值感知与顾客契合    

A Study on Internet Live Broadcasting Content Value Perception and Consumer Engage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孟艳华[1,3] 罗仲伟[4] 廖佳秋[2,5]

MENG Yan-hua;LUO Zhong-wei;LIAO Jia-qiu(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Century College,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2101,China;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836,China;Paris School of Business,Paris 75013,France)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工业经济系,北京市102488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102488 [3]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市102101 [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市100836 [5]巴黎商学院,巴黎75013

出  处:《中国流通经济》

年  份:2020

卷  号:34

期  号:9

起止页码:56-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网络直播电商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引导顾客契合并获取有利可图的顾客忠诚成为直播参与企业关心的问题。在以访谈和问卷调研法获取消费者的网络直播内容价值感知和顾客契合之间关系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信息型和情感型内容的注意力差异明显,网络主播专业互动和网络直播间背景氛围对顾客契合度影响较高,直播内容的情感价值相对信息价值对顾客契合度影响较低。具体表现为网络直播内容的功能价值感知、社交价值感知与消费者认知、行为正相关,娱乐价值感知与消费者情感相关性较强,商品供应链服务价值感知与消费者行为相关性次之,商品财务价值感知与消费者情感负相关。对主播而言,对特定细分市场和群体的特定产品服务的引导、讲授,是其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温度”的专业内容输出会满足消费者社交、尊重等高层次需要;对企业而言,需要跳出单向甚至双向传播的思维,寻求三方乃至多方通话,将自己定位为对话的促成者,引导顾客契合,实现协同型共建;内容平台应充分利用流量和内容优势进行垂直化、细分小众化的服务行业直播,满足人的多种需要;而电商平台则应以差异化的前台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标准化的后台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效率需求。

关 键 词:网络直播 内容  价值感知 顾客契合  注意力

分 类 号:F274[工商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