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秦岭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in Qinling Mountai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宁亚洲[1] 张福平[1] 冯起[2] 魏永芬[3] 丁家宝[1] 张元[1]

NING Ya-zhou;ZHANG Fu-ping;FENG Qi;WEI Yong-fen;DING Jia-bao;ZHANG Yuan(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River Basin Research Center,Gifu University,Gifu 501-1193,Japan)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730000 [3]日本国立岐阜大学流域圈科学研究中心,日本岐阜501-1193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JM4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300);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DQC031)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9

起止页码:3080-30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秦岭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探究秦岭地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对于实现该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分析了秦岭地区2000—2015年产水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多年平均产水量和水源涵养量分别为156.96×10^8和61.51×10^8 m^3,各市域的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商洛>安康>汉中>西安>宝鸡>渭南;2000—2015年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显著,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水源涵养量以每年0.26 mm逐年增加,产水量和水源涵养量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与实际蒸散发分布相反;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以未变化类型为主,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变化-65.2~14.4 mm,其中林地和草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分别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和下降;子流域尺度上与水源涵养功能相关性强的主要因子为干燥指数、降水和土壤饱和导水率,对产水功能影响较大的因子有干燥指数、降水和实际蒸散发。

关 键 词:水源涵养功能 InVEST模型  时空变化  回归分析  秦岭  

分 类 号:TU991.11] TV21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