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衬式高压储气库群布局参数优化及稳定性分析    

OPTIMIZATIO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LAYOUT PARAMETERS OF LINED HIGH-PRESSURE GAS STORAGE CAVER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其宽[1] 张彬[1] 王汉勋[1] 李玉涛[1] 胡振法[2] 郎保华[2]

WANG Qikuan;ZHANG Bin;WANG Hanxun;LI Yutao;HU Zhenfa;LANG Baohua(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Hanshan Hengtai Non-metallic Materials Branch,Wanbei Coal-Electricity Group Co.,Ltd.,Ma anshan 23817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2]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含山恒泰非金属材料分公司,马鞍山238171

出  处:《工程地质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1972300,41572301,4090208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资助号:2-65-2019-225,2-65-2019-226)。

年  份:2020

卷  号:28

期  号:5

起止页码:1123-11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内衬式岩洞高压储气库兼具抽取率高、循环能力强,且能承受更高的内压力等优点,克服了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诸多缺陷,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储能方式。论文以洞室埋深、内径和间距等3个最主要的储气库布局参数为影响因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模拟工况,以关键点的位移和塑性区面积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洞室间距、埋深及内径对围岩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洞室群优化布局建议。研究表明:洞室埋深是影响储气库围岩变形和塑性区面积的最显著因素,其次为洞距和洞径;随着埋深的增大洞室围岩塑性区的发育区域得到有效的抑制,且塑性区主要分布于洞室顶部;增大洞距可有效削弱高内压对围岩的启裂效应;衬砌的最大拉应力主要分布在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增大埋深或减小高径比都有助于提高衬砌的稳定性;综合分析表明储气库群的最优布局方案为埋深400 m、内径42 m、间距60 m。研究成果为内衬式高压储气库群的优化布局和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 键 词:内衬式岩洞  洞群优化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分 类 号:TU4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