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整合与创新:“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Constructional strategy of physical culture propagation discourse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程雪峰[1] 谢米列特·塔马拉·阿列克谢耶夫娜[2] 姜丽[3]

CHENG Xuefeng;Semilet Tamara Alekseyevna;JIANG Li(College of Humanities,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Shandong, China;Dept. of Journalism, Altai State University, Barnauer, Russia;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Shandong, China)

机构地区:[1]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2]俄罗斯联邦阿尔塔依国立大学新闻系,俄罗斯联邦巴尔瑙尔 [3]烟台大学体育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出  处:《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专项)“‘一带一路’倡议下齐鲁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战略价值与发展策略”(18CSJJ1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知重构与动能转换:中国体育话语权研究”(19FTYB013)。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32-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JST、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自信自觉地“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诉求相契合,也将不断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传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战略等宏观层面,而对如何构建一个文化传播话语体系,提高传播效果的研究显得有些不够。事实上,在中国体育文化传播推进中重新认识话语体系的功能,拓展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并付诸实践应用已经体现出它的迫切性和现实性。研究从“阐释”“塑型”“发声”和“求同”等四个方面明确了话语体系的基本功效,并提出中国体育文化本体内涵创新发展的四个方向,即在发展和传播中体现出与世界体育文化关系的协调性、表现形式的亲和性、文化诉求的境界性和产业形式的拓展性。同时基于体育媒介化的现实,在探讨中国体育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的策略中,分析了体育文化话语与媒介话语的“异构同质”关系,同时强调为提升传播媒介的传播力和创新力,应加强传播媒介的深度融合,拓展传播主体的形式,把握传播对象的个体特征和打造传播编码的中国元素。

关 键 词:体育文化 话语体系 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

分 类 号:G80-0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