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温阳降浊通络法中药治疗阴阳两虚兼血瘀证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fficacy of compound of warming yang,descending turbidity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with Yin-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詹立北[1] 熊晓东[1] 赵凯[1]

ZHAN Li-bei;XIONG Xiao-dong;ZHAO Kai(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Shenyang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101, China)

机构地区:[1]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辽宁沈阳110101

出  处:《海南医学院学报》

基  金: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8225042)。

年  份:2020

卷  号:26

期  号:21

起止页码:1630-16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DOAJ、IC、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温阳降浊通络法中药治疗阴阳两虚兼血瘀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6例阴阳两虚兼血瘀证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控制体质量、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阳降浊通络法中药,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R)、纤维蛋白原(FIB)]、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Scr、BUN、UAER)、糖代谢指标(FPG、2 hPG、HbAlc)、血液流变学指标(PV、PAR、FIB)、Cys-C、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降浊通络法中药治疗阴阳两虚兼血瘀证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糖代谢、肾功能以及微循环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微炎症状态有关。

关 键 词:温阳降浊通络法中药  糖尿病肾病 阴阳两虚兼血瘀证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R27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