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改良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扁平息肉的临床应用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东[1] 周平红[1] 陈丰颖[2] 黄美珍[2] 陈百胜[1] 张瑜[1] 高华[1] 何杰[1] 周影[1] 姚礼庆[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内镜中心,361006 [2]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内镜科,364000

出  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基  金:厦门市医疗卫生指导性项目(3502z20199178)。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11

起止页码:827-8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评价改良内镜黏膜切除术(modified-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M-EMR)治疗结肠扁平息肉疗效。方法将276例结肠扁平息肉患者(297枚息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组136例152枚息肉,M-EMR组140例145枚息肉。病灶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EMR组一次性切除病灶,M-EMR组在病灶周边用圈套器头端切开周边黏膜后一次性切除病灶,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患者息肉均为一次性切除。EMR组息肉切除时间(5.6±2.0)min,M-EMR组息肉切除时间(5.7±2.1)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息肉完整切除率91.2%(124/136),M-EMR组息肉完整切除率100.0%(140/1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1例迟发出血,1例穿孔,1例电凝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2.2%(3/136);M-EMR组1例迟发出血,1例电凝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1.4%(2/140)。术后病理:管状腺瘤135枚,绒毛状腺瘤40枚,绒毛管状腺瘤57枚,增生性息肉29枚,炎性息肉34枚,黏膜内癌2枚。腺瘤伴高级别内瘤变8例,其中EMR组1例息肉残留,后行肠段切除,6个月后8例复查无复发。M-EMR组2例黏膜内癌,完整切除,6个月后复查无复发。EMR组12例术后残留,1例手术,11例行氩离子凝固术处理后,1例6个月复发,复发率0.7%(1/136)。结论M-EMR组较EMR组治疗结肠扁平息肉更有效。

关 键 词:结肠息肉 内镜黏膜切除术 完整切除率  

分 类 号:R656.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