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南地区某医院2015—2019年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borne pathogens in a hospital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2015 to 2019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燕华[1] 白嘉伟[1] 周英顺[1]

ZHANG Yan-hua;BAI Jia-wei;ZHOU Ying-shun(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646000, 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

出  处:《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500114);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20YJ0338);四川省医学会基金项目(Q19024)。

年  份:2020

卷  号:19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54-10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西南地区某医院2015—2019年医务人员上报的职业暴露资料,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类型、暴露源及处置随访等情况。结果共上报411例次职业暴露。暴露者以护士为主(47.44%),暴露科室主要为内科系统(39.41%)、外科系统(22.63%)和急诊科(12.41%)。暴露类型主要为锐器伤(78.10%,主要发生在整理诊疗器具/医疗废物、采血时),皮肤黏膜接触(19.71%)和其他类型(2.19%,主要是抓伤、咬伤所致)。暴露源不明的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急诊(33.38%)、门诊(13.89%)和后勤(8.33%)等科室,主要由于整理诊疗用物/医疗废物(44.44%)、门急诊注射输液(27.78%)、门诊采血(13.89%)等操作引起。血源性病原体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螺旋体为主,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率为70.67%。结论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工作中,应重点关注锐器伤,同时应加大职业防护培训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力度。

关 键 词:职业暴露  锐器伤 暴露源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防护  

分 类 号:R1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