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品质与效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江苏南京21002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587;81673725;81673648);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128号);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SLJ022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8KJA360007);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JKLPSE201812)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8
起止页码:1955-19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气学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现代生物技术阐明气学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发展中医学具有积极意义。近几十年,国内外有学者先后对气的物质本质和气学理论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早期对气本质的认识集中于气的物理特性;近年多从现代生物学角度阐释气的科学内涵,如从生物电、一氧化氮,水蒸气、新陈代谢,Ca^2+等角度探讨气的物质形式,认为气与基因表达,细胞通讯等密切相关,也有从脑电能量、自由能、神经血管单元角度阐释气的本质。目前从现代医学角度对气功能的阐释还很少,有人认为气虚导致心脏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白蛋白外漏属于气不固摄;有人认为补气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然而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尚未能完全阐明气学理论的科学内涵,多数停留在理论阐释而没有实验验证,研究也尚未能得到学界的公认。笔者以为,不论气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机体组成的基本结构——细胞及亚细胞结构。因此,从细胞和亚细胞着手,研究气的功能和本质,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关 键 词:气学理论 气本质 科学内涵
分 类 号:R22] R2-03[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