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Biology,Ecology and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Rice Water Weevil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E Jiang;WANG Xiaowu;GUO Wenchao;DING Xinhua;FU Kaiyun;ZHANG Huiju(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rumqi 830091, China;Key Laboratory of Intergraded Pest Management on Crops in China North-Western Oasi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P. R. China / Research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rumqi 830091, China;Urumqi Customs, Urumqi 830001, China)
机构地区:[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2]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91 [3]乌鲁木齐海关,乌鲁木齐830001
基 金:自治区创新环境(人才、基地)建设专项(人才专项计划-天山雪松计划)(2018XS30);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专项“新疆重大新发农林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xjkcpy-002)。
年 份:2020
卷 号:57
期 号:12
起止页码:2260-22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9_2020、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国稻水象甲的监测、防治和持续研究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官网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汇总及对比分析。【结果】稻水象甲起源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在南美洲、亚洲、欧洲等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1988年我国河北省唐海县发现该虫疫情,目前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3个县(市或地区)有分布;稻水象甲在国内外传播扩散的路径主要是零星扩散和快速扩散,方式包括:稻苗、气象风力、迁飞、爬行/飞行移动、随风/水飘移。稻水象甲在我国遗传结构繁杂、异质性较高,种群遗传差异较大;稻水象甲以爬行、游泳和飞翔3种活动方式为主,其迁移扩散依赖气流和水流运行,不断变化的光照强度、湿度、温度以及气流对稻水象甲迁飞活动的影响是交互的、叠加的;在我国稻水象甲适生性大体在N16.53~26.73°,E97.85~116.75°。【结论】稻水象甲在世界上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稻水象甲种群定殖、扩张与不同生态环境具有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防治稻水象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对稻水象甲应急封锁和综合防治技术。
关 键 词:稻水象甲 起源与分布 遗传分化 风险分析
分 类 号:S435.11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