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原城市冬季两次重污染形成机制及来源 ( EI收录)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ource Analysis of Two Heavy Pollution Periods in Winter in a Central Plains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JIA Jia;CONG Yi;GAO Qing-min;WANG Ling-ling;YANG Jing-jing;ZHANG Guo-hui(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Zhengzhou 450046,China;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46,China;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Zhengzhou 450046,China)
机构地区:[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46 [2]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郑州450046 [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中心,郑州450046
基 金: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192102310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04167)。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12
起止页码:5256-52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郑州市冬季空气污染过程及形成原因,选取郑纺机国控站点为采样点,探讨2019年12月郑州大气污染物浓度和主要气象参数特征,对比不同污染阶段PM2.5水溶性离子、元素和碳质组分浓度变化,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结果,分析采样期间污染源排放与区域传输对采样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第一次和第二次重污染形成和消散过程略有差异,分别呈现出"缓慢累积、缓慢清除"和"缓慢积累、快速清除"的特征.第一次和第二次重污染时段NO3^-、SO4^2-和NH4+质量浓度占PM2.5比值达到41.5%和46.2%,OC/EC比值分别为4.0和4.5,二次气溶胶颗粒的大量生成是两次重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采样期间本地、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区域对采样点PM2.5浓度贡献占比均值分别为58.0%、2.4%、6.7%、6.9%和12.7%,第一次重污染是本地污染物排放和外来源区域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期间西部和南部区域及外来工业源贡献占比有所升高;而第二次重污染则主要受到本地大气污染物累积的影响,期间交通源、扬尘源和燃煤源污染贡献骤增,外部区域对采样点PM2.5浓度的影响有所减弱.
关 键 词:PM2.5 重污染 水溶性离子 CAMx空气质量模型 区域传输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