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成岩演化与储集性能    

The diagenesis evolution and accumul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mud shale in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Gulong area,Songliao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冯子辉[1,2] 柳波[2,3] 邵红梅[1,2] 王成[1,2] 洪淑新[1,2] 王继平[1,2] 潘会芳[1,2] 王永超[1,2] 张安达[1,2] 田善思[2,3] 迟亚奥[2,3]

FENG Zihui;LIU Bo;SHAO Hongmei;WANG Cheng;HONG Shuxin;WANG Jiping;PAN Huifang;WANG Yongchao;ZHANG Anda;TIAN Shansi;CHI Yaao(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Daqing 163712,China;Heilong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hale Oil&Tight Oil Accumulation,Daqing 163712,China;Institute of Unconventional Oil&Gas,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

机构地区:[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2]黑龙江省致密油和泥岩油成藏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712 [3]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出  处:《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气藏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2017ZX05001-00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陆相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成因及其对烃类赋存相态的影响”(41972156)。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72-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PA、RCCSE、核心刊

摘  要:泥页岩成岩演化、孔隙结构及其连通性是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关键。通过运用岩心观察及精细描述、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镜、微—纳米CT扫描、氮气吸附等技术,对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岩性与组构特征、成岩演化特征、孔隙类型及储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古龙地区青山口组主要发育页岩、泥岩、粉砂质岩、灰质岩、云质岩5种岩性,微米—毫米级纹层构造与页理缝发育;泥页岩主体处于中成岩A2期,局部为中成岩A1期和中成岩B期;储层孔隙分为基质孔和裂缝2大类6类12亚类,纹层状页岩中的纹层构造、页理构造和层状页岩、纹层状页岩中的页理缝有效改善储集能力,为油气横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层状页岩和纹层状页岩是最有利的储集岩性。该研究明确了松辽盆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页岩成岩演化规律与储集特征,为松辽盆地页岩油的规模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 键 词:松辽盆地 古龙地区  青山口组 泥页岩 成岩演化 储集特征 页理缝  

分 类 号:TE1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