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民族地区生态减贫释疑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伍阳[1] 郑万军[1]

机构地区:[1]长江师范学院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心,重庆408100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研究”(17XJC7900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振兴中的社会风险防范研究”(18BMZ087);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项目。

年  份:2020

期  号:11

起止页码:33-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民族地区最大的潜在优势是绿水青山,最大的现实问题是贫穷。生态减贫何以可能?"绿色青山"何以转变为"金山银山"?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既为之提供了理论之源,也指明了其症结所在和基本进路。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三层次逻辑分析发现,生态减贫中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的存在阻碍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顺利转化,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新时代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制度、市场和文化优势不断推进生态减贫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及时弥补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破解民族地区生态减贫的困境,促进"绿水青山"顺利变成"金山银山"。

关 键 词:生态减贫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  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  民族地区

分 类 号:D616[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