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地形因素对雷电灾害的影响及其权重分析
Influence of Topographical Factors on Lightning Disasters and Weight Analysis in Inner Mongol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Xiao-dong;FENG Xu-yu;LI Qing-jun;WANG Man-fei;ZHANG Xiao-wen(Inner Mongolia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Hohhot 010051,China;Inner Mongolia Key Laboratory of Manual Weather Modification,Hohhot 010051,China;Inner Mongolia Lightning Warning&Protection Center,Hohhot 010051,China;Inner Mongolia Ec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Center,Hohhot 010051,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51 [2]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51 [3]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呼和浩特010051 [4]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呼和浩特010051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0MS04005);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nmqxkjcxz202003,nmqxkjcx202015)。
年 份:2021
卷 号:21
期 号:3
起止页码:899-9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揭示内蒙古地形对雷电灾害的影响规律,基于内蒙古1998-2018年雷电灾害资料和数字高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熵值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地形因素对雷电灾害的影响及其权重。结果表明,内蒙古近21年来雷灾点主要分布在高程为200~2 000 m的范围内,高程在2 000 m以上基本没有雷灾发生;雷灾点个数随坡度、地形起伏度的增加呈现指数降低趋势,雷灾点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10°的地区,且多分布在0~75 m的地形起伏度区间内;从坡向上来看,南坡的雷灾点个数最多(占45.53%),北坡的雷灾点个数最少;在地形因子的不同分级中0~500 m的高程、15°~35°的坡度、0~20 m的地形起伏度和西南坡及平地区域发生雷灾的概率较大。运用熵值法分析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度和坡向不同地形因素造成雷电灾害权重来看,高程和坡向因素贡献程度较大。该研究结果对于雷电灾害的风险区划及防御规划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雷电灾害 地形 熵值法 权重
分 类 号:P429[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