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培育模式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ing Modes on Growth Performance,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Yak Calv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涛[1] 崔凯[1] 张成福[2] 曹涵文[2] 毕研亮[1] 屠焰[1] 张卫兵[3] 刁其玉[1]

MA Tao;CUI Kai;ZHANG Chengfu;CAO Hanwen;BI Yanliang;TU Yan;ZHANG Weibing;DIAO Qiyu(Fe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Feed Biotech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PRC,Beijing 100081,China;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Lhasa 850009,China;Beijing Precision Animal Nutri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8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拉萨850009 [3]北京精准动物营养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出  处:《动物营养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牦牛优质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2018YFD0502302);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国重实验室开放课题(XZNKY⁃2020⁃C⁃007K02)。

年  份:2021

卷  号:33

期  号:4

起止页码:2055-20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APJ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育模式(随母哺乳与饲喂代乳粉)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30±1)日龄]和体重[(22.5±0.9)kg]接近的牦牛犊牛60头(母犊牛40头、公犊牛20头),按照体重接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母犊牛20头、公犊牛10头。对照组牦牛犊牛随母哺乳,试验组牦牛犊牛与母牛分离并饲喂专用代乳粉,试验共持续120 d。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犊牛在30~150日龄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vs.46.7%,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摩尔比例以及血清总蛋白质、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的牦牛犊牛在随后4个月的生长性能与随母哺乳的牦牛犊牛无显著差异,但饲喂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基于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可能是因为采食代乳粉能够保证牦牛犊牛摄入的营养浓度一致,有利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最终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

关 键 词:牦牛 犊牛 代乳粉 生长性能  存活率  瘤胃发酵参数 血清生化指标

分 类 号:S8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