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中医“阳气亏虚,痰瘀内阻”理论探讨中医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Theory of“Deficiency of Yang Qi,Phlegm and Blood Stasis Blocking the Viscer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蛟[1] 张杼惠[1] 刘建和[2]

Cao Jiao;Zhang Zhuhui;Liu Jianhe(Graduate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Chin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长沙410208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07

出  处:《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基  金: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卫联合项目(2018JJ6038);基于RyR2受体研究“和解定悸法”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负责人:刘建和;湖南省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2019JGYB163);基于“读经典、跟名师”思想整合名医工作室资源提高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住培质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负责人:刘建和。

年  份:2021

卷  号:23

期  号:2

起止页码:510-5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_E2021_202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从文献探讨中医“阳气亏虚,痰瘀内阻”理论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机制,为其科研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NCBI数据库从建库到2020年6月14日有关MIRI的文献,总结MIRI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证治的新观点,分析可信度较高的相关实验数据,对运用中医“阳气亏虚,痰瘀内阻”理论防治MIRI进行探讨。结果文献表明温阳化气、活血化瘀、祛痰化浊的中医方药可通过抑制细胞内Ca^(2+)超载,稳定线细胞膜,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等多条途径参与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结论MIRI的发病机制文献表明,涉及多种病因,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多路径参与对MIRI的防治,且可能对MIRI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气虚 痰瘀 中医药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分 类 号:R2-03[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