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延川南深部煤层气高产主控地质因素研究
Study on the main controlling geological factors of high yield deep CBM in Southern Yanchuan Bloc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AO Yuqiao;LI Xin;HE Xipeng;CHEN Zhenlong;CHEN Gang(East China Oil&Gas Company,SINOPEC,Nanjing 210011,China;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1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基 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项目(P20074-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P19019-4)。
年 份:2021
卷 号:49
期 号:2
起止页码:21-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延川南区块属于深部高阶煤煤层气藏,受地质条件影响,区块单井产能差异大。结合煤层气开发动态资料,分析区块煤层气井富集高产主控地质因素。研究表明,气井产能受“构造、水动力、煤体结构”三因素控制,构造控制煤层气富集成藏,矿化度表征水动力强弱并影响煤层气保存,煤体结构制约储层改造。高产井主要位于埋深800~1200 m的局部微幅隆起带翼部以及构造平缓区,地层水矿化度(3~10)×10^(4)mg/L,原生–碎裂煤厚度大于2.5 m,日产气量大于1000 m^(3);中产井位于埋深大于1200 m的万宝山西部构造平缓区,矿化度大于10×10^(4)mg/L,日产气量500~1000 m^(3);而低产井主要靠近中部Ⅲ级断层以及局部Ⅳ级断层发育的断裂–凹陷带,矿化度低于0.3×10^(4)mg/L,原生–碎裂煤厚度小于2.5 m,日产气量低于500 m^(3)。区块产能的平面变化证实,构造是深部煤层气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深部煤层气藏构造活动不发育的条件下储层渗透率极低,可改造性差,难以获得高产,构造活动的增强达到了改善储层目的,背斜轴部附近产生裂隙增加储层渗透性,易于煤层气富集和储层改造,局部小断层形成微裂缝,有利于煤层气解吸渗流,但是,构造活动较剧烈的断层以及凹陷带附近形成煤层气逸散通道,不利于煤层气的富集高产。
关 键 词:延川南 深部煤层气 高产主控 构造 水动力 煤体结构
分 类 号:TE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