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雄安新区高阳地热田东北部深部古潜山聚热机制    

Heat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deep ancient buried hill in the northeast of Gaoyang geothermal field,Xiong'an New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思琪[1,2,3] 张保建[1,2,3] 李燕燕[1,2,3] 邢一飞[1,2,3] 袁文真[1,2,3] 李郡[4] 高俊[1,2,3] 赵甜[1,2,3]

Wang Siqi;Zhang Baojian;Li Yanyan;Xing Yifei;Yuan Wenzhen;Li Jun;Gao Jun;Zhao Tian(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SinoProbe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of Geothermal and Hot Dry Rock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Beijing 100037,China;No.3 Hydr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Team,Hebei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Hengshui Hebei 0530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北京100037 [3]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北京100037 [4]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衡水053000

出  处:《地质科技通报》

基  金: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902310);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89114,DD20190129);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9YFB1504102);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WF201903-01)。

年  份:2021

卷  号:40

期  号:3

起止页码:12-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查明雄安新区深部碳酸盐岩热储的赋存特征与聚热机制,中国地质调查局近两年组织实施的雄安新区地热清洁能源调查评价工作,综合地温场背景、深部地质结构、凹凸相间构造格局、深浅断裂系统控热导热、地球物理场特征、区域水动力场、水化学场与温度场的多场耦合指示等综合探测手段,分析总结了高阳地热田东北部深部古潜山地热资源的最新勘查成果,阐述了雄安新区深部高温古潜山热田的聚热机制:①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影响,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明显,岩石圈、地壳厚度大嵋减薄,有利于幔源热向浅部的传导;②区域马西断层等深大走滑断裂切穿了岩石圈,有利于深部的幔源热物质和深部岩浆上侵入地壳;③热流由低热导率的凹陷区向高热导率的凸起区聚集,地下水沿断裂的深循环对流加热,区域岩溶地下水的汇流区等也有一定的聚热效应。在雄安新区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聚热机制理论指导下,在高阳地热田东北部古潜山布设施工了两眼高温、高产地热井,井口水温分别达到109.2℃,123.4℃,揭示验证了雄安新区深部存在地热开发的第二空间——蓟县系碳酸盐岩热储,深部碳酸盐岩地热水温度高、流量大、开发潜力巨大。研究成果对雄安新区乃至华北盆地高温、高产地热井位的布设与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开发利用的科学部署具有很好的示范与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雄安新区  深部古潜山  高温  高产能  聚热机制  第二空间  

分 类 号:P648.0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