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慢性疼痛与皮层-边缘系统    

The Role of Corticolimbic Circuitry in Chronic P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飞雪[1,2] 毕研芝[1,3] 胡理[1,3]

WANG Fei-Xue;BI Yan-Zhi;HU Li(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Institute of Psych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Research Center of Bra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Department of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2]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大连116029 [3]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49

出  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0926,31671141,318220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019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启动经费(Y8CX351005)和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经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KLMH2018ZG01)资助项目。

年  份:2021

卷  号:48

期  号:4

起止页码:393-4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慢性疼痛作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已被认为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然而,目前急性疼痛转化为慢性疼痛(即疼痛慢性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如何防治急性疼痛转化为慢性疼痛仍然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像学研究表明,编码疼痛情绪、动机和记忆的脑区涉及皮层-边缘系统,而编码持续性疼痛的脑区也主要涉及该系统.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慢性疼痛患者在情绪、动机和记忆等方面的行为异常,并详细讨论了慢性疼痛患者皮层-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其次,本文以慢性腰背痛为例,总结了可能预测疼痛慢性化的影像学指标,如内侧前额叶皮层与伏隔核以及海马的功能连接、背内侧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伏隔核之间的功能连接均可预测1年后腰背痛疼痛慢性化的发展.此外,基于现有的疼痛慢性化理论模型,本文指出疼痛慢性化可能涉及患者对负面情绪的强化学习以及奖赏和应激系统的功能失调.最后,根据目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疼痛慢性化  情绪 动机 皮层-边缘系统  

分 类 号:Q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